
股票杠杆第三方平台


一不留神,10月都走完一半儿了,不少25fall的同学已经开启了异国他乡求学生活的新旅程。
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这种“不服”,有时会演变成深夜emo的孤独,有时则会发酵成让人啼笑皆非的“蠢事”。
今天,哥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留学生因为文化差异和信息差干过的“蠢事”。所有素材均来自广大留学生们“含泪”的真实分享。也欢迎各位对号入座,在评论区尽情“忏悔”或“嘲笑”。
(⚠️前方高能预警,尴尬癌患者请谨慎阅读)
本文转载自:雅思哥


01
实在不行换个星球生活吧
1
没听清教授的问题然后说What's your problem……
教授:你礼貌吗?

2
大二因为一节专业课的老师非常喜欢我,推荐我第二学期去当TA,第一节课讲一个概念的时候想举个例子,一个大嘴瓢直接把eat apple说成了eat people,下面学生惊恐的眼神我至今都忘不了。
3
跟朋友出去,他在前面等我,我说“I'm coming”他回头震惊脸:“In this place?!”
4
我把不要担心你脸上的pimple,嘴瓢说成了不要担心你脸上的nipple……
没事哒没事哒,一辈子很快就过去啦……

5
和法国朋友聊天,她说话有口音,我当时没听清,本来想yeah笑笑然糊弄过去。结果她问我在笑什么,她说她外婆上周去世了。
6
来上了四年学。第四年了,我突然发现,雪碧的英文是sprite念作(斯不ruai特)而不是精神spirit(斯必瑞特)。我前三年和服务员说了几万遍“您好,请给我一杯精神。”
7
说个没出国前正在学英语的傻事吧。当时英语不好,填表格有个sex一栏,我寻思我没做过那种事啊,然后自信的填了个“no sex”交上去了。
8
给教授写邮件,so can you please 写成son can you please. 去餐厅点餐,thank you 嘴瓢说成F**k you……
9
以前在学校给教授写邮件,开头笔误“dead professor”
10
点餐,French fries 被听成five fries,给我拿了五包薯条。过安检,工作人员对我说put your hats down。我以为是put your head down, 于是弯腰把我的头放桌子上了。

02
留子,一款全自动闯祸机
1
买了四种不同牌子的柔顺剂都没买到洗衣液。
2
不小心给了100%的小费。
(这位同学后面的日子不打算过了吗?
3
出去喝酒点了杯pint 被店员告诉那是计量单位。
场面be like:
你:“来一杯!”
店员:“来一杯什么?”
你:“来一杯!”

4
今天去超市想买黄油,给售货员说: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battery? 然后带我找到了电池。
5
土耳其留子(十分小众的留学ip),买洗衣凝珠的时候错买成了洗碗凝珠,并因此不知不觉用洗碗凝珠洗了十多天的衣服,直到在洗衣房被本地人指出。
6
有一次在实验楼赶时间没仔细看推开一道大门结果警铃大作响了五分钟。。。结果什么也没发生也没人出来解决,等了五分钟不响了就,至今不知道咋回事。
7
在去日本的机场里呆了一晚上,所有人来搭话的时候我都习惯说嗨嗨还,搜得寺搜得寺,但是找我说话的没一个日本人。
坏了,这下你真成日本人了……
8
起飞前托运才发现自己时差算错了,签证晚了一天,现场改机票爆亏大几千。
9
当年,第一学期去,落地第一周,就赶上人家祭奠去世家人的缅怀节日,不知道那些个花花绿绿的糕点是祭品,落地就给自己买了安排吃上了。

10
不知道公交车没到站,因为看到前门好像上人了,大喊“我要放弃这辆公交车”,大家都在笑,然后车缓缓停下我才知道刚到站。
11
打电话问学校it团队说我签到软件登不上去,打了16分钟结果发现后缀少填了一个。那个工作人员可能无语死了。
12
把牙膏买成粘牙膏,挤在牙刷上感觉质地不对还以为是当地特色,最后给自己刷一嘴胶才发现不对劲。。。
13
热包子可能调错了时间,于是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满屋都是烟、万幸没有烧起来玻璃碗直接炸了,由于不知道烟雾报警器没有烟雾就会停、于是打了911问怎么关,和10个穿戴整齐少说185的消防员一个电梯的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03
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
笑过之后,我们都明白,那些“蠢事”背后,是适应全新环境的挑战。其实,只要提前做足功课,调整好心态,完全可以缩短“水土不服”的周期,更快地融入留学生活。
✅ 打好信息战,赢在起跑线
很多留学期间踩过的“坑”,其实都源于信息差。与其落地后手忙脚乱,不如在出发前就运筹帷幄。
学习方面,首先要熟悉学术系统。
提前登录学校官网,彻底研究你所在院系的网页。了解课程设置(Syllabus)、评分标准、学术诚信政策(Academic Integrity)以及选课、退课的截止日期(Deadline)。国外的学术要求通常非常严格,提前了解规则,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激活学校邮箱和教学系统。
你的学校邮箱是接收所有官方通知的唯一渠道,务必每天查收!!!同时,提前熟悉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了解如何提交作业、查看成绩和与教授沟通。
因为没有及时查看邮件,而导致作业没按要求完成,或者没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而被挂科甚至退学的同学可比比皆是。


图源小红书
生活方面,如果你是i人,那哥建议你一定要利用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如Reddit的城市板块)和留学生社群,了解你即将生活的城市。
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交通系统如何使用、哪个电话运营商信号好、银行开户需要哪些文件、附近有哪些性价比高的超市,以及垃圾分类的严格规定。
害怕自己有思乡情节的同学,除了必备的衣物和文件,可以带一些家乡的调味品、小零食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它们会在你想家的时候,给予巨大的慰藉。但切记,不要把整个家都搬过去,很多生活用品在当地都能方便地买到。
✅ 保持心态开放,主动出击
抵达后的前几周是适应的关键期,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至关重要。
心态上要拥抱“不确定性”。
咱们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者,要允许自己“犯错”,没人是天生的“专家”。点错菜、坐过站、听不懂笑话……这些都是正常的。把这些经历当成学习的一部分,笑一笑就过去了,千万不要因此感到沮丧或不敢再尝试。
同时,面对文化冲击,从兴奋、到失落、再到逐渐适应,是每个留学生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当感到孤独、焦虑或困惑时,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文化休克”反应。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也可以寻求学校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行动上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不要忽略新生欢迎活动,这是你快速了解学校资源、认识新朋友的最佳机会。学校通常会组织各种讲座、校园参观和社交活动,信息量巨大,不容错过。
没课的时候多逛逛超市、商场,都说逛超市是留子们最好的丰容,不仅可以在买买买中释放压力,了解生活用品、食品的分类,还能随机触发与native speaker的友好对话。


图源小红书
在课堂上,即使无法立刻参与深度讨论,也要认真听讲,观察同学们,尤其是本地生的互动方式。生活中,不确定的时候就大胆开口问,无论是问路、问商品信息,还是问课堂要求,绝大多数人都会乐于提供帮助。
✅ 保持与家人的联系
家永远是大家的港湾。定期和家人朋友视频通话,分享你的生活。他们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哪怕不能立刻帮你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也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情感支持。

留学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成长和探索的旅程。那些“蠢事”是旅途中的小插曲,而学会如何独立、从容地面对未知,才是这场旅程最大的收获。

近期直播推荐
扫码进群,解锁求职全攻略!
还在为投简历焦头烂额?还在苦等内推无门?留学生日报求职群,为你搞定这些烦恼:
✅ 求职资讯不定时更新,抢先一步拿offer✅ 简历修改 + 面试策略,助你精准定位岗位✅ 海内外名企内推名额,直达HR邮箱✅ 不定期线下招聘会 & 求职沙龙,拓圈拓岗✅ 行业大咖空降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还有机会获得限量惊喜福利,等你来拿!
留学生日报希望陪你走好求职这段路,扫码进群,一起上岸!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